《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看到这个数据,很让人心痛,今天给大家整理一些普通人(主要指没有医学、生物学、化学专业背景的)应该具备哪些用药常识。
01
学会看药物说明书
①药物说明书上都印有
慎用,是指药物可以谨慎使用。使用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刻停药。需要慎用的大多数是小孩,老人,孕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因为这些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功能差,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高,所以要慎用。。
忌用,已经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反复使用。标明忌用的药物,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比较大。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止使用就是不能使用。
②药物的批准文号
药物的批准文号的格式是
其中,H--表示化学药品,Z--表示中药,B--表示保健药品,S--表示生物制品,T--表示体外化学诊断制剂,F--表示药用辅料,J--表示进口包装药品。
③有效期和失效期
有效期是指可保证药物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证其质量的期限,失效期及到达这期限后即为失效。
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和失效期的药品,按劣质药物处理。
④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表示法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
十分常见,
常见,
偶见,
罕见,
十分罕见。
⑤药物的剂量,极量,治疗量,安全范围,常用量,维持量
药物的剂量是指即用药量,指一次给药后产生药物治疗作用的用量。
通常,在一定范围内,用药的量愈大,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就愈高,其作用也愈强。
但药量超过一定限度后,药物的主要作用将变为毒害作用而不是治疗作用,药物也变成了,轻则中毒,重则死亡。这个药物的限度就是,即可以安全使用的最大剂量。这就是在警示,随便加大药量是非常错误的,是危险的,是有害无益的。
从药物的最小的有效量到极量范围,称为治疗量。
医师最常用的是药物的常用量。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病情得到控制,需要将药量减少。这就是。维持量就是维持药效的最小剂量。
同一种药品,剂型不同,其所用的剂量也不同。例如,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其普通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而其控释片,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因此。请大家一定要。
02
正确服用药物
大多数人患病后,只注意对症选药,其实,正确地服用药物也很重要。
正确地服药有多方面如,正确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服药时间,甚至服药的饮水量和服药的姿势的要注意。
1,药物的服用时间
根据国人的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可将基本用药时间划分成,空腹:指清晨未进食前30--60分钟;饭前:即三餐前30--60分钟;饭时:指饭前片刻或餐后片刻;饭后:即餐后15-30分钟;睡前:指睡前15--30分钟。必要时:指疼痛时立刻服用的药,如,心绞痛发生时,速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2,服药时要多喝水
服药时多饮水,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用量较大的药物的血中药峰浓度,加快达峰时间,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由于大量饮水可以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药物尽快到达肠部,提高药物的吸收率饮水量大对溶解度低而剂量大的药物能增加溶出量,使吸收率增加。从而提高血药浓度。一般提倡服药时要喝--毫升水。
有些药物不要干吞,因为药物容易粘附在食管壁上而造成食管的损伤。
磺胺类药物,它的代谢物容易在泌尿道形成结晶,因此要大量喝水。每日最好不少于毫升。
3,不可以用水送服的药物
止咳糖浆,药物是溶解在糖浆里。应该先喝点热水,再慢慢服用止咳糖浆,让药物覆盖在咽部的粘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可以减轻粘膜的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
4,溶解服药
粉状的药物需要用液体溶解后服用。
5,不要用酒送药、不要用饮料送药、不要用牛奶送服
6,不要用茶水送药
尤其是含重金属成分的药物,因为茶水中的茶多酚类会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发生沉淀,不仅不能为人体吸收,降低药效,而且还会刺激肠胃。
镇静类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水中的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酶制剂也不宜用茶水送服。
7,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不要分开服用
这类药物是在肠道才能释放出来,一旦药物分开后,肠溶衣被破坏,失去了肠溶衣的保护作用,药物在胃中释放出来,这样,药物要么被胃酸破坏而失效,要么药物提前释放损伤胃黏膜。
8,舌下含服
这类药物,置药片在舌下,不要喝水,不要吞咽,自然溶解。
9,服药姿势
最好立位或坐位,稍微活动后再卧位。另外,服用抗胃溃疡药物,服药后应卧床休息。
10,给药时间
例如,每日半片不是隔日一片,请尊医嘱。给药时间恰当,才能维持血药浓度。
11,服药忌口
服用中药西药都有一定的禁忌。例如,服用降血压药利血平期间,就不能吃含酪氨酸量高的食品,因为用药后,酪胺代谢被抑制而使其体内集聚,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危象。请遵医嘱。
03
①药物的选择
治疗疾病,选择疗效最好的药,选择不良反应最低的药,选价廉的药。
②药物的用量
药物说明书上一般是指成人用量,也就是18--60岁的人群,而且是平均剂量。用药时要按说明书服用,不要自行服用剂量。60岁以上的老人,器官功能下降,排泄减缓,请降低服药用量,最好遵医嘱。
③不要滥用抗菌素
1,不恰当使用抗菌素会导致二重感染。
2,滥用抗菌素会导致人的抗药性。
3,抗菌素不等于消炎药。
4,抗菌素不是贵就好,新就好。而是用对了就好。
5,不要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6,使用抗菌素不是同时用愈多愈好。
7,感冒,发热,不要随便用抗菌素。
8,不要频繁换用抗菌素。
9,一旦用了抗菌素,不要一有效果就停药。
④滥用激素的危害
现在,人们在使用激素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些人用雄性激素为补品,其实,该类激素应用过度,不仅不能促进性功能,反而由于阻止了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其功能降低。雌激素的长期使用,也会引起卵巢功能的下降。皮质激素的使用,更是要注意。请大家千万不要随意所用,遵医嘱。
04
①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使药效增强或减弱,出现新的毒副作用等,合用的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要听从医生意见,来决定是否合用。
②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代谢产物容易在尿道形成结晶,用药期间需要大量喝水,每天喝水ml以上。
③使用降糖药后,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饭,如果不吃饭或吃得过少,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心慌、大汗等,甚至低血糖昏迷。
④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尽量不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必须用药时,要阅读说明书中『注意事项』里的致畸说明,或者咨询医生。
⑤成分不明的中药偏方要谨慎使用。中医中药,有其擅长的领域,也有不擅长的方面,比如在糖尿病,癫痫方面,中药效用弱。许多降血糖、治癫痫的中药偏方,实际上掺加了西药,如二甲双胍、苯巴比妥等,这种掺加方法,不像西药片剂那样容易控制剂量,会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稳定,治疗效果并不好。
⑥吃了头孢前后一周千万别喝酒!头孢类药物会与酒精发生药物拮抗作用,引起喉头水肿,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⑦许多糖尿病病人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可引起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局部脂肪萎缩,所以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05
这些“1+1=死神”的药物
1、红药水+碘酒?=碘化汞中毒?
2、阿司匹林+酒精?=急性肝衰竭。
3、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4、感冒药+退烧药+镇痛药=急性肝损伤?
5、磺胺类药物+维C=泌尿系统结石?
6、阿司匹林+银杏类药物=出血?
7、降压药+柚子=血压骤降?
8、安眠药+利福平=药物性肝炎?
9、甘草+鲤鱼or猪肉=中毒?
10、蛇胆川贝夜+吗啡杜冷丁=呼吸衰竭?
11、益心丹+心律平=心脏骤停?
12、止咳片+地高平=心律失常?
13、布洛芬+咖啡=胃穿孔?
14、泰诺快克感立刻感冒清不能与糖浆川贝枇杷露同时使用?
06
11个医学常识
1.正常心率:每分钟75次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次。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
2.正常体温:36.3℃-37.2℃(口测法)
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37℃;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为36.5℃-37.7℃。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只要体温不超过37.3℃,就算正常。
3.精子存活时间:72小时。卵子存活时间:24小时。
安全期避孕遭遇安全期不安全的麻烦,除了把排卵期搞错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由于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3天之久,因此即使当天不是排卵日,只要处于受孕期(排卵前4天至排卵后2天),女性依然很有可能受孕。
4.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23.9属正常
5.体重指数最佳减肥速度:每月减重1-2千克
体重超标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减肥过快、过猛会导致体重反弹、厌食症、贫血、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脱发、记忆力减退、骨质舒松等不良反应。
6.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为腹型肥胖
腰围是判断腹部脂肪蓄积,几腹型肥胖(也称为“苹果型肥胖”)的指标。腹型肥胖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代谢综合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体重指数尚未达到肥胖程度,但腰围已超标,说明你属于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险,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睐”。
7.每人每日用油25克为宜
烹调时最好用植物油,以为植物油含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由于油的热量比较高,因此用量不宜过多,否则热量过剩,也会转化为体内脂肪,让人变胖。
8.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
盐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口味较重的人应特别注意。每天的食盐量还应包括酱油、腌菜、咸蛋等中的含盐量。
9.每天饮水毫升以上
饮水量包括每天摄入的茶水、汤、水果等食物的总含水量。饮水的方式很有讲究,口不渴也要饮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饮白开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等。
10.18-45岁、近视度数1,眼部有活动性病变(如炎症、青光眼、干眼症等);角膜中央厚度B超检查:40岁以上,每年一次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便捷及准确等优点,不仅可发现结石、囊肿、脂肪肝等常见疾病,还能早期发现某些肿瘤。受超声波无力性质所限,超声检查较适合实体器官,如肝、脾、肾等,一般不适合含气器官(比如肠胃)和骨骼系统。
11.骨密度检测:女性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每年测一次
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女性为30%-35%,男性为10%-20%。骨质舒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引起腰酸背痛、身材变矮、驼背和骨折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