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肥胖就是营养过剩,但实际上肥胖是一种因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和(或)异常分布,并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按病因不同,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又称单纯性肥胖,其发生与遗传、饮食和身体活动水平有关,肥胖儿童中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是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人群中约10%的人的肥胖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即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发生肥胖,同时,也有10%的人即使在肥胖的易感环境中也不会肥胖。大多数人的肥胖是肥胖相关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营养与肥胖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能量密度膳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低身体活动水平和静态生活方式等被认为是影响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饮食与运动原则
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的合理摄入,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是保证儿童少年健康成长、远离肥胖的关键。
饮食原则
平衡膳食:儿童少年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鱼、肉、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每日三餐,两餐间隔4-5小时;三餐比例要适宜,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分别为12%-14%、25%-30%、55%-65%。在控制总能量摄入前提下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健康的饮食行为可以促进儿童少年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也是控制体重、减少与肥胖相关疾病危险的关键。主要包括:少吃油炸食品,控制食糖的摄入;饮用清淡不含糖的饮料;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进食量要控制,不饥一顿饱一顿,不暴饮暴食;合理选择和食用零食,尤其在看电视时更要注意;保证吃好早餐,晚餐不吃太饱。
运动原则
减少静态活动的时间:静态活动是指身体移动很少的、消耗的能量接近于静息代谢率的状态,如看电视、读书、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等。对于上述静态活动,儿童每天累计不应超过2小时;不躺着看书、看电视;课间10分钟时应离开座位去做游戏等身体活动;课外做作业每间隔40分钟,活动一次(每次10分钟);周末、假日作息时间应保持规律,早睡早起,不睡懒觉。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中小学校的体育活动是儿童少年锻炼的最佳方式,应保证儿童在校每天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可鼓励孩子参加一个课外体育运动班。参加中等或更大强度的运动,例如骑车、爬山、打球、跑步、游泳等,中等强度以上的活动更有益于孩子的心肺功能。
尽量多做其他身体活动:除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多做其他身体活动,比如每天步行上下学,与同学一起去户外活动等。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的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但仅仅通过严格控制能量摄入来控制肥胖并不可取,儿童的生长发育还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来保证正常需要,因此,合理选择食物,对于避免和改善儿童肥胖至关重要。
科学饮食远离肥胖
《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一书中,对超重和肥胖儿童的饮食做出如下指导:
部分内容摘自《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
长按指纹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