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拿了14个亿招行钱端罗生门事件升级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49302.html
银行卖我的p2p爆雷了昨天晚上朋友圈刷到了一篇《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硕士女研究生,说的是自己通过招商银行介绍,下载安装了一个叫“钱端”的APP。据文章中介绍,当时这个APP曾经和招商银行有过合作关系。女硕士夫妇自认为自己不碰网贷、偶尔买个银行理财就不会遇到啥风险。就自信满满的在钱端上面买了一个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概是5%左右,累计投了80多万元,包含她父母亲、婆婆的钱。当她准备取钱买车的时候,这笔钱已经逾期了,取不出来了。根据她的说法,银行告诉她,双方已经取消了合作。而APP那一方又说自己只管技术,资金是银行管理的。反正,最后就是要不到钱。于是就有了银行卖我的P2P爆雷了,也印证了她引用的一句歌词:我曾经拥有这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钱端与招行合作陷“罗生门”年年中,钱端APP逾期后,未兑现金额约14亿,涉及投资者约人。这和招行有啥关系呢?大量用户表示自己是由于招商银行与钱端的合作才选择的钱端,而且不少用户是在招商银行的员工推荐下注册投资了钱端。年5月上旬,钱端在其APP发通告表示“产品无法履约与招商银行有关”。年5月27日,招商银行发布澄清声明,表示其已于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钱端并无关系。同时,招商银行投诉钱端盗用商标的行为。年5月28日,针对招行的声明,钱端发了两则通告,表示招行的措辞与事实不符。5月30日,钱端平台再次发布公告称已起诉招商银行,请求判令招商银行已开展但逾期未向投资人兑付的业务出具处置方案等,法院已立案。至此,招行和钱端的纠纷仍未解决。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近日,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回应表示,已收到多方反馈,并向上级部门反映,目前已介入调查,希望投资人与外界耐心等待后续处置。迷雾重重的逾期,是谁拿了14个亿?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14亿去哪里了?财兔君先从钱端app深入了解下。任何正规的理财产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P2P等等,在产品说明书里面都必须提供资金流向(底层资产债权明细)的信息。资金的投资方向(底层资产),才是决定理财产品风险水平最为核心的因素。而钱端APP上推介的项目有很多大的问题疑虑。理财产品标信息透明度几乎没有。老百姓投资人压根不知道投资者投资的资金到底去了哪里?资金用作什么?谁知道,只看见一个低风险的风险评级,就把投资人给忽悠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理财产品发行方完全不知。只是说,产品为金融资产收益权产品,至于产品是谁发行的,并没有写清楚。对应的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完全不知!通过投资人提供的银行流水我们可以看到,投资人的钱是去了招商银行小企业服务平台,这就和招行有些许关系了。钱端这个操作连目前P2P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都没有达标,销售的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谁发行的?钱到底去到哪里?留下太多的疑问。逾期的14亿,到底是什么逾期了?为什么逾期,目前依旧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我们需要“钱端”的实控人来拨云见日。银行代销或推荐的理财我们该怎么选?财兔君对网贷的产品研究的较多,当然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会放过,做到这几步基本上逃过了大雷。第一、查验所谓的理财公司资质。资管新规之后对理财公司的要求更严苛了,必须具备对应业务的资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只能自己销售,或者通过其他具备银行业资质牌照的公司代理销售,不能通过其他普通互联网平台代销。一定要注意推荐你买理财产品的人或金融机构并不能代表“信用背书”。《中年人的风平浪静,只能靠命》文中说到,“年底,我妈到招商银行办业务,经工作人员介绍并下载了钱端app。她怕是骗钱的,回来让我看。我上招商银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lgemnonwoven.com/gyblf/133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