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局部的感染性结膜炎和睑缘炎与干眼症各是两种疾病,所以临床表现大同小异,但是这两种疾病可能会诱发干眼症,而且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那么一旦患上这两种疾病,就要积极采取抗菌治疗。
局部用抗菌药,外敷为主
睑缘炎在广义上包括累及眼睑皮肤和睫毛的皮肤病变和感染性疾病,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全身或眼部其他疾病。
甲硝唑是一种治疗或预防因厌氧菌导致的系统或局部感染的抗生素和抗原虫剂,在眼部疾病中,它被用于与蠕形螨或厌氧菌感染相关的睑缘炎及干眼,可在睑缘局部应用2%甲硝唑凝胶,每日早晚各1次,用药时间一般为2到3个月,目的是减少睑缘蠕形螨的数量。但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药物损伤眼表等不良反应,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如果病人患睑缘炎或伴炎性反应的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可将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局部涂抹在睑缘,每日早晚各1次,用药时间一般为2~4周。如果是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障碍常合并原发性或继发性细菌感染,建议局部应用多粘菌素、红霉素。若是遇到局部用药不能有效控制慢性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情况,那就需要考虑全身用抗菌药物了,如四环素类。
全身用抗菌素,“病从口除”
当患者被确诊为脂质异常型干眼时,建议口服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如果是成人,口服米诺环素的剂量要控制在每日mg,用药时间为3个月,而口服多西环素时,要将剂量控制在每次mg,每日2次,经一个月后再减量为每次mg,每天1次,两周后改为mg,每日1次,维持2个半月或每天20mg,长期维持用药。另外,须注意胃肠道反应、光敏反应等。
重度或难治性脂质异常型干眼患者可以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起到刺激人睑板腺上皮细胞分化、促进脂质聚集及抗菌的作用。在临床上,这类药物对全身应用其他抗菌药不耐受者可能有效。建议患者每日口服阿奇霉素mg,连续服用3天,停药4天,7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
现在许多老人将结膜炎等同于“红眼病”,还认为消炎药就是抗菌药,其实不然,这二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前者从广义层面而言,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适用于任何因素引发的炎症,针对不同病因,应当对症下药。抗菌药属于抗感染药的范畴,主要针对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炎症,而对于由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炎症,抗菌药就不再适用了,例如过敏性结膜炎处方应使用抗过敏药。
小结:眼科中的抗菌药治疗,有以外敷为主的局部用抗菌药和内服的全身用抗菌药,只要合理应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就能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病痛。
参考文献[1]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年)[J].中华眼科杂志,,56(12):-.
参考文章1、《干眼症可以用抗菌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