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疗法
洛阳正骨中首要的就是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即熏洗、蒸、熏等疗法的合称。它是祖国传统医学外治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或用药物煎汤熏洗全身或局部,以治疗多种疾患的方法。属于洛阳正骨八大绝技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首推,在治疗中广泛应用。
01
中药熏蒸疗法的功能和作用
1、药物渗透。因为中药煎煮以后,它的中药有效成份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改善微循环。人体在熏蒸过程中,它的皮肤温度会升高,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增快,促进了皮肤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和促进组织的再生能力;
3、物理温热作用。能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可以降低皮肤的末稍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皮肤的紧张,肌肉的痉挛和强直,这样可以减轻和缓解关节的疼痛;
4、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病症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5、药物熏蒸还能使皮肤光滑细润、补肾壮骨、养容生肌、延年益寿。
02
中药熏蒸疗法的历史
中药熏蒸疗法历史久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有熏洗方八首。《黄帝内经》记载了用椒、姜、桂和酒煮熏治疗关节肿胀、疼痛、伸展不利等痹证。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熏治作为一个治疗##。在《金匮要略》中还记载有硫黄熏治肛门,苦参熏洗咽喉等治法。熏蒸疗法的最早病例记载见于《史记?仓公列传》,书中记述了他治疗济北王的侍者韩女腰背痛的病历。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有6味熏衣香方,以香身辟恶。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有许多熏蒸疗法,涉及内、外、妇、儿、眼、骨伤诸科。如“治虫齿方”介绍熏法治疗龋齿牙痛。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则把熏、蒸列为汗法之一种,指出“亦有熏渍而为汗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多处记载有用熏蒸法治疗诸疾。张景岳则用“嗽烟筒”吸药烟治疗寒嗽。其它如《外科正宗》、《证治准绳》等都载有熏蒸疗法。迄至清代,熏蒸疗法日臻完善。特别是吴尚先的《理沦骈文》与赵学敏的《串雅》尤为突出,前者记载薰法达50多处,后者立有“薰法门”、“蒸法门”专篇,并称“治外以针刺蒸灸胜”,对熏蒸熨法做了诸多介绍,切合临床实际。由于中药熏蒸疗法简便有效,用途广泛,故时至今日仍被大量应用于临床。
03
中药熏蒸疗法的注意事项
1.冬季熏蒸时,应注意保暖,冬季要避免吹风。全身熏蒸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温热出汗,必须待汗解,穿好衣服后在外出,以免感受风寒,发生感冒等病症。
2.熏蒸时应注意药液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感觉皮肤舒适为宜,避免被蒸气烫伤。
3.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全身熏蒸。
4.全身熏蒸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超过20分钟。熏蒸过程中,如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头晕心跳加快及不适时,应立即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与对症处理。
5.熏蒸时若发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熏蒸,并给与对症处理。
6.应用熏蒸疗法,如无效或病情加重者,应停止熏蒸治疗,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7.在熏蒸过程中,一律禁忌口服,并防止溅入口、眼、鼻中。
8.凡老人、儿童、病情较重较急者,熏蒸时要有专人陪护,避免烫伤,着凉,或发生意外受伤。
9.在熏蒸过程中,可补充适当的水分。
熏蒸设备:洛正熏蒸床
熏蒸药材:洛正熥敷包
项目
简介
特色风湿疼痛康复专科项目是洛阳平乐正骨响应上级分级诊疗落地和国家大力提倡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示,进行中医骨伤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和传承工作,医院(诊所)打造特色风湿疼痛及康复理疗为一体的中医科室(诊所)的综合性项目。精选有特色、疗效好、安全且容易操作的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熏蒸疗法、中药溻渍疗法、中药贴敷疗法、中医正脊疗法和优值牵引疗法等疗法为重点推广内容。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