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ldquo流感rdquo

作者

翟凯齐、王芳

单位

医院检验科

流感会死人

还有一种拥有“流感”名讳的细菌同样凶险

这次被盯上的不是中年人

而是襁褓中的幼儿

前言

(双侧血培养转种CA35℃5%COh;MAC\BA未生长)

滴-滴,两声短促的血培养报警音在下午陡然响起,重症病区八个月患儿双侧血培养瓶报阳,镜下染色情况:革兰阴性小杆菌(×);双侧报阳,污染可能性小,回报危急值后,第一时间结合病史,找寻感染路径。

案例经过

患儿,女,8个月7天,以“喉中痰鸣半月,发热1天,闷喘、面灰、呕吐半天”为代主诉入院。

半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喉中痰鸣,偶有轻咳,无发热、呕吐、惊战、抽搐等,否认异物吸入史,当地诊所口服药物及穴位贴敷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

1天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又于诊所药物灌肠治疗,体温不稳定。半天前出现闷喘、面灰,伴呕吐3~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

急诊以“肺炎、心肌炎”收治入院,仅半天患儿精神差,时有哭闹,大便稀,尿量不详。

入院诊断

1.重症肺炎

依据:BP:84/62mmHg,闷喘、面青、呕吐半天、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湿罗音、喘鸣音,嗜睡、面色灰,口周发绀。呼吸浅促,50次/分。WBC3.13×/L。

2.休克

依据:BP:84/62mmHg,心率次/分,全身皮肤发花,皮肤弹性差,四肢末梢凉,支端灰绀,脉搏弱,CRT(Capillaryrefilltime):6秒。

3.颅内感染?

依据:病程中有发热,呕吐、嗜睡、呻吟。

辅助检查

入院胸片:

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心影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两膈面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血气分析:

PH:7.28

PO2:81mmHg

PCO2:19mmHg

Na+:mmol/L

K+:3.8mmol/L

Ca2+:1.17mmol/L

Glu:5.7mmol/L

Lac:9.8mmol/L

HCO3-:9.1mmol/L

TCO2:9.7mmol/L

BE:-17.5mmol/L

SO2:94%。

(PH↓/HCO3-↓/BE负值↑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

转归

虽经强心,抗感染、扩容、抗纤溶、输血等对症对因治疗,但患儿终因脓毒血症,合并DIC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于入院后26小时后,心力衰竭死亡。

案例分析

患儿起病初期仅以痰鸣就诊,一天之内突发高热,从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急速进展至多系统、多个脏器、全身性功能障碍,血瓶中的阴杆是不是疾病背后的幕后推手?这种狡猾隐匿的细菌究竟“姓氏名谁”?它又是如何从最初定植的呼吸道入血的呢?

第一次鉴定结果

嗜肺巴斯德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人兽共患。主要危害啮齿类动物,特别是免疫缺陷或抑制的动物,可引起炎症和脓肿等症状。该菌是实验动物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

生物学特性:羊血琼脂培养基上需氧生长,不溶血,表面光滑、灰色或偶有黄色半透明菌落。

一个拗口的名字,一个实验动物常见病原菌的检出,前期培养特性中(血平板未生长)的差异性?那么该菌会是患儿发病的元凶吗?

尽管嗜肺杆菌的可信度很高,但患儿血培养转种出来的细菌为巧克力培养基的选择性生长,加之对于嗜肺杆菌自身流行病学及生物特性上的差异,我们不禁想到了呼吸道中更常见的一种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

手工补充鉴定药敏实验(AST结果未出)题

卫星(V+X因子)、触酶试验阳性

手工实验的结果初步验证了先前判断的正确,果断第一时间加做奈瑟氏菌/嗜血杆菌鉴定药敏测试板,患儿发病的幕后凶手被验明正身——流感嗜血杆菌。

第二次鉴定药敏结果病例拓展文献复习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HI)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中耳炎和青春前期女童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原菌,也可侵入血流引起脓毒症、化脓性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等侵袭性感染,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侵袭性HI疾病的定义即:从无菌部位分离到HI的感染;随着b型HI疫苗的广泛接种,HI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已然发生改变,HIb检出已日益少见,无荚膜的不定型(NTHi)成为全球HI疾病常见的菌型,且NTHi因毒力改变可获得引起侵袭性感染的能力[1]。

侵袭性HI感染在临床较为少见,但汇总近三年的研究中发现,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病者以婴幼儿居多。

治疗

用于流感嗜血杆菌测试及报告的抗菌药物(CLSIM):

A组:

氨苄西林

B组:

β-内酰胺类复合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类注射用药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C组:

头孢类注射用药—头孢呋辛、头孢洛林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亚胺培南

头孢类口服用药—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泊肟、头孢呋辛、头孢狄尼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耐药趋势

氨苄西林曾是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经典药物,但据年上半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2],成人与儿童组分离出的Hi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8.5%和60.8%,因此临床上经验性选择氨苄西林用于临床治疗存在较大风险。

加之儿童期应用氟喹诺酮药物用药限制,医师在未获得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前,有必要根据患儿病情及本地区的流调数据进行选药。如可以考虑应用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二、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

小结

有别于常见呼吸道标本的Hi检出,侵袭性Hi的鉴定过程让我们再一次加深了对这一常见致病菌的了解,如果最开始的鉴定阶段没有







































白癜风忌食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lgemnonwoven.com/gybsl/56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