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转让引发热议
近日,华为成功受让了21个问界商标的所有权。这个消息引发了外界对于华为是不是要进军汽车业的猜测。但是我认为,华为不会轻易改变长期战略。在商标转让过程中,华为的作用只是获得问界商标的主导权,对于造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华为不造车这个策略早已被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提出,五年内不造车。所以商标转让后,华为现在才过去短短的三个月,不可能会这么快去改变战略。具体涉及到华为为何要收购问界商标,下文将进行详细的解析。
商标转让与问界品牌战略
问界品牌作为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成立的AITO问界品牌,可以为汽车企业提供可定制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旨在推进智能汽车的发展。随着华为扩大智选车模式合作范围,除了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等企业也将加入到华为智选车模式。因此,华为需要车企使用的统一品牌名称,如果问界品牌依然在赛力斯手中,那么奇瑞与华为,江淮与华为和北汽与华为合作,就不能继续使用问界品牌。这就给华为的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为了使这些合作更为顺利,华为去收购问界商标是一个非常巧妙的选择。
商标转让后,问界品牌的主导权变成了华为,这也预示着华为占据了主导地位,可利用品牌管理的优势进行整合,方便车企和用户进行区分。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方式
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合作方式:华为负责研发和销售,而赛力斯负责生产和售后。实际上,华为并没有完全涉入造车的领域,华为的主要任务是创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这也是华为优势所在。而赛力斯则负责生产及售后。
可以看出,华为虽然有了车标,但并不是因此就成为了汽车制造商。2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方式具有很强的合作性,双方依托自己的优势与资源共同研发,赛力斯还负责生产的各个环节,华为则与售后销售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各自展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上海国际车展上,赛力斯就发起了AITO智能汽车运营服务平台,同时在华为的线下门店经营店面也做了整合。跟随着支付宝,用户可以在线上完成购车、贷款、保险、验车等各项业务,桥接整个购车到售后的整个流程。
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优势
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华为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华为已经在业内成为了5G的引领者,而5G网络又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拓宽车联网应用,打通智能汽车的媒介赋能。
其次,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将积累更多的数据,让华为能够应对更多的应用场景,可以打造更加智能的汽车业务。
最后,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还具备跨域联合的优势。华为与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等企业都在建立智能驾驶云平台,将以汽车运营模式和服务为核心,提供从运营、维修到实时监测和预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这个云生态体系,不仅连接了智能汽车和网络,还将涵盖后勤、交通等各个方面。
商标转让对华为的影响
由于华为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伙伴,所以商标转让对于华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收购问界商标后,华为获得了更多的品牌控制权,可以更方便地与合作伙伴进行品牌整合与管理。同时,华为在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车机系统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收购汽车商标,华为可以更好地保持和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并加强其在此领域的地位。而且,华为可以借助云服务、AI等技术改变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系统架构。
总结
虽然华为在收购问界商标后获得了更多关于品牌控制权的主导权,但问题并不在于此。华为作为科技巨头,其拥有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车机系统的实力。华为通过积累数据和技术的优势,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并从技术上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对此,我认为,华为这样的IT科技大公司,更应该专注于技术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到汽车制造领域。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各方优势的互补,才是推动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华为作为一个智能科技龙头企业,它的职责就是去协助汽车行业完成智能化转型,以及价值链上的创新突破。
在未来,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变革。而那些国内外的科技型企业都会有机会在这个领域中收获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