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暴晒,让很多人又遭了湿疹,就连拥有“国防体质”的小棠也都无法幸免,手指关节处的疹子痒得要命。
一说到湿疹,你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但一提到它的痒,简直令人崩溃到极致,白天抓、晚上挠,尤其是夜间那种“奇痒无比”的感觉,让人彻夜难眠。如果你也正饱受湿疹困扰,一定要和小棠一起康康湿疹的前因后果。
1
什么是湿疹
据全医堂·双楠馆中医内科——贾尚美医生介绍,湿疹虽然是身体外部的皮肤疾患,但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饮食不节,过食醒发动风之食物,炙熄厚味,浓茶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或因外感淋雨涉水,久卧湿地。使内外湿邪相搏久而化热,湿热蕴结,充于肌肤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湿热化火可发为急性湿疹,常表现热重于湿,湿热蕴结肌肤则多为慢性湿疹,常表现为湿重于热。湿邪郁久亦可化燥伤阴致脾虚血燥。
2
湿疹的分类
按皮损表现,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1、急性湿疹:看起来确实可能比较“湿”,会有各种小红疙瘩,小水疱,因为痒抓了后有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2、亚急性湿疹:就是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渗处少了,还是有各种丘疹、结痂和鳞屑,还有点糜烂,但还是特别痒。3、慢性湿疹:上面两个反复发作不愈就转成了慢性湿疹,当然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皮肤增厚、浸润,粗糙,覆鳞屑,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等处。3
湿疹常见的三种中医分型
1、脾虚血燥型主证: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损以“厚”为突出特点。皮肤粗糙肥厚,相对局限,有明显瘙痒,易倾向渗出,表面有抓痕、血痂,可伴色素沉着。可有身倦乏力,食纳不香,失眠多梦等。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缓。辨证:脾虚血燥,肌肤失养。治疗:健脾燥湿,养血润肤。2、湿热内蕴,湿重于热(湿盛型)主证: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抓后糜烂渗出不止。可有胃脘满闷,饮食不香,口中黏腻,口渴而不思饮,身倦乏力,女性白带清稀,淡而不臭,便不干或先干后塘,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辨证:湿热内蕴,湿盛于热。治疗:清脾除湿,佐以清热。3、湿热内蕴、热盛于湿(热盛型)主证: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湿热内蕴,热盛于湿。乃因内热炽盛,蕴湿不化,或兼感毒热或风热之邪,继发感染或外感风邪,风湿热毒搏结,薰蒸肌肤而发。血热毒盛则斑疹鲜红灼热,湿蕴不化则见肿胀水疱,脂水淋漓;蕴热化火,心火内生则心烦不眠、瘙痒难忍。治疗: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祛风止痒。根据不同的辩证分型,针对性的治疗,另辅以耳针、自血、埋线、冷冻、外洗方等,能够大大缩短湿疹的治疗周期,并且预后效果良好。4
湿疹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最后,贾尚美医生也针对湿疹患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1、加强日常的保湿工作;2、忌食辛辣、鱼虾海鲜,酒类,牛羊狗肉,鸡肉,油炸,蘑菇菌类等食物;3、忌过度清洗、烫洗;4、避免用肥皂和热水处理,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5、避免干燥寒冷的环境,夜间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环境的湿度;6、平时宜穿棉质柔软的内衣裤,应避免搔抓;7、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购买药物进行擦拭。5
湿疹和人体内的湿气真的有关吗?
湿气重可能会引发湿疹,但是湿疹不仅仅是湿气引起的,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
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熬夜、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皮肤免疫力下降、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
外因:如过度清洗、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想了解更多湿疹治疗方法,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