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眼干、眼涩、易疲劳,有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等,这些成了上班白领一族眼睛不适的常见症状。孰不知,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发病症状。
干眼的定义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们经常听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3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但较美国及欧洲高,其发病率已经高达45%。其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频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
干眼的分类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眼分类标准,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是目前分类尚不完善的重要原因。目前,对我国现有基于眼表面泪膜结构与功能的分类标准,专家学者提出了我国干眼的严重程度的分类标准。
水液缺乏型干眼: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
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
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的主要类型,即使患者是由单一因起的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也将最后发展为混合型干眼。
干眼严重度分类
轻度: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
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时有裂隙灯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
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及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既然知道了干眼的分类和严重度的区分,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谈谈怎么治疗了。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行眼睑的重建。
1.局部治疗
(1)消除诱因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诱因;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应注意清洁眼睑、应用抗生素等。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应用自体血清或人工泪液,严重患者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3)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可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4)其他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参与的类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手术治疗等。
2.全身治疗
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等。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为了减少痛苦可频繁滴入生理盐水、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电烙封闭小泪点,以减少泪液的流出。对于眼睑闭合不全所致的眼球干燥,可行眼睑成形术。
赞赏